好干部的评判标准,最终要落实到“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上。只有始终坚持从群众视角看问题、从群众利益想问题、从群众期盼解决问题,才能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群众立场的核心要义,才能深刻洞察和切实践行群众路线的主旨所在,也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好干部,要站稳践行群众路线的坚定立场。群众路线,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实践。能否践行群众路线,是对干部党性作风最直接最现实最有力的考验,不但考验内心深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价值指引是否笃定,更考验身体力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遵循是否踏实。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疏远群众甚至害怕群众,面对群众时紧张、推进工作时忐忑、碰到问题时担心;慰问群众时常常露脸,处理问题时屡屡出缺;上面有要求就下去住几天,群众有要求就出去躲几天。种种乱象,究其根本,都在于没能自觉站稳群众立场,有意无意间漠视甚至颠倒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定位。
好干部,要明确践行群众路线的党性责任。尊重群众,才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为民服务”需要心贴心的理解、实打实的行动,倘若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让群众“有困难找党”、“有困难找政府”的贴心信任变成“望穿秋水等不来”、“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焦急等待,群众怎么可能还会发自内心地信任你?又如何指望群众在关键时刻“顶”起来?要想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必须时刻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作为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党性责任,在推动发展中有效汲取群众智慧、集聚群众力量、筑牢群众基础。
好干部,要养成践行群众路线的高度自觉。群众路线是“红宝书”,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是“活字典”,知晓内容不代表掌握精髓,需要党员干部在行动中慢慢摸索、不断积累。对待群众的利益诉求,党员干部不能懵懵懂懂,更不能不懂装懂,既要找准自身定位又要善于主动换位,耐心倾听、热心关注、全心解决,真正做到群众需要时“现身”而不“变身”,“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尤其是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更要“三思而后行”:其一,思眼下的群众利益;其二,思潜在的群众忧虑;其三,思将来的群众关切。经过这样一种“瞻前顾后”的透彻思考,切实把服务群众的好事做实、实事做好。当然,自觉践行群众路线,需要经历一个端正立场、改造世界观、锻炼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长过程。要想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必须透过群众对当前发展、社会和谐、民生保障的关注点,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找准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着力点,以持续不断、务实管用的惠民举措,赢得群众“心贴心”的信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