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坚持群众路线 实现科学领导
权威观点     点击: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对群众路线作了表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凡是党的领导思想正确,群众路线坚持得好,我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凡是党的领导思想错误,群众路线坚持得不好,我们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就失败。


一、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权力观和群众观,是实现党的科学领导的基本立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权力观和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党的科学领导的基本立场。


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权力观,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和政治责任。当前,在我们党内的确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弄虚作假,不务实效,不负责任,贪图名利,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出了问题。实现党的科学领导,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党的十八大结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条件,应该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权力观,我们共产党人更要对各类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引用了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


树立“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一切依靠群众”,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在工作上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党的事业的建设当中去。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二、遵循“一切从群众中来”的决策模式,是实现党的科学领导的重要途径


“一切从群众中来”,是实现党的科学领导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遵循“一切从群众中来”的决策模式,就是要善于将民意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借以提高领导决策的民主性和合法性基础,进而实现党的科学领导。


遵循“一切从群众中来”的决策模式,实现党的科学领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力戒自以为是、不切实际、唯我独尊,要学会“拜人民为师”,要认真倾听民意。领导干部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具体说来,在决策前,领导干部不能进行领导意图的灌输和诱导,防止和避免领导干部的意见主导了整个决策意见,更不能把领导的个人意愿武断地认为是群众的需要,为了名利和官位而盲目上项目、搞建设;在决策中,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参与决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决策讨论或评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决策后,要适时公开决策的内容,接受群众的质询和监督,并根据群众意见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决策能够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意志。


当然,实现党的科学领导,必须反对尾巴主义,不能一味地盲从。领导干部在倾听和收集群众意见时,必须提高主动性和科学性,对群众意见经过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过程,要善于使民意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更高层面上满足群众的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就曾经指出,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好的政策,就是对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然后上升为党的路线。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实现党的科学领导,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可以说,实现党的科学领导,必须确保决策模式的群众性、实践性和预见性的有机统一。


三、做好“到群众中去”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实现党的科学领导的思想基础


“到群众中去”,是一种领导智慧和领导艺术。做好“到群众中去”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展开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


做好“到群众中去”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不搞强迫命令,要靠春风化雨,更要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提高群众对党的决策的认同度和贯彻党的决策的自觉性。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就强调,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凡属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这里有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实际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从实际出发,做好“到群众中去”的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要对社会和群众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把握,要及时主动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不受支流支配,不受阴暗点影响,不受表面现象迷惑。同时,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还必须学会利用网络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到群众中去”,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与群众交流和沟通,需要真诚和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所谓真诚,就是要耐心倾听群众观点,及时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问题难题,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所谓智慧,就是说在做群众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善于分析总结,要有一整套方法和思路,一项一项推进,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会说群众话,学会融入群众生活,最终要学会融入到群众内心,使群众从内心接受党的正确领导。


四、建立健全坚持群众路线的制度机制,是实现党的科学领导的根本保障


群众工作是一项常态化、长期性的工作,只有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才能避免形式主义,为实现党的科学领导提供根本保障。


一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通过决策咨询、决策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安排,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通过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决策的科学性做出民主评议和论证,不断修正和完善领导决策,坚持不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征求意见不决策,不经过专家论证不决策,不集体讨论不决策,不制定两个以上的可行性方案不决策的科学决策制度,切实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要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这是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要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要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通过制定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安排,做到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随时了解和掌握民意,有效及时地为群众提供好各种服务。


三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通过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引导、约束、调节的刚性制度,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和调节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减少和避免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维护群众权益方面的制度安排是贯穿始终的。比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比如,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等。这些制度安排,对于保障民权,维护公平正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可以切实促进领导干部自觉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提升能力素质,把兴趣、心思、精力放在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干事创业上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作风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参与到党风建设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中来,帮助领导干部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有的放矢去整改,确保作风建设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作者:李红 来自:2014年02月19日《内蒙古日报》】